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医治产后抑郁症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医治产后抑郁症

导语:心理弹性与产后抑郁具有线性相干,通过对患者心理弹性差产生的本源进行深入剖析,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心理干预配合运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医治,具有良好的医治效果。[摘要]

目的 讨论基于心理弹性评价心理治疗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在产后抑郁症中的医治效果。

方法 在年1月~年10月间,医院门诊及院部收治的68例产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医治组和对比组,医治组35例,首先运用心理弹性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并采取相应心理治疗手段,同时联合运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医治;对比组33例,单用艾司西酞普兰医治。比较心理弹性与产后抑郁的相关性,同时比较两组的医治效果。

结果 患者心理弹性(CD-RJSC)与爱丁堡产后抑郁(EPDS)相关性评价比较,回归方程为Y=-1.+0.65X(r=-0.,P=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医治2个月后(t=-2.,P=0.),3个月后(t=-5.,P=0.),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心理弹性(CD-RJSC)评分在医治2个月后(t=4.,P=0.),3个月后(t=6.,P=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心理弹性与产后抑郁具有线性相干,通过对患者心理弹性差产生的本源进行深入剖析,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心理干预配合运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医治,具有良好的医治效果。

产后抑郁(postpartumdepression,PPD)是指产妇在产褥期出现的精神抑郁症状,是产妇产后精神卫生常见的现象,通常在产后2周内出现,临床表现为激惹、焦虑、恐怖、懊丧,进而出现兴趣丧失,常常对婴儿健康出现耽忧,严重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和照顾婴儿的能力。心理弹性在心理学中是指主体对外界环境变化引发的心理及行动上的反应,基于对患者心理弹性进行综合评价,能为产后抑郁的对症心理治疗提供根据。草酸艾司西酞普兰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对5-HT的再摄取,到达增强中枢5-羟色胺能神经功能的作用。为系统评价心理弹性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产后抑郁的疗效,医院产后抑郁的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导以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在年1月~年10月间,医院门诊及院部收治的68例产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其中初产妇45例,经产妇23例,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28.64±7.34岁,平均病程3.11±1.58个月,患者平均受教育时限为9.75±4.16年。采取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医治组和对比组,医治组35例,首先运用心理弹性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并采取相应心理治疗手段,同时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医治;对比组33例,单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医治。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在受教育程度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入组标准与排除标准:

(1)入组标准:①所有入组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关于产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②心理弹性评价方法采取心理弹性量表(CD-RJSC)进行评价;③抑郁状态评价采取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为自评量表;④在医治期间能够停止哺乳者;⑤所有患者均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得了严重的脑器质性疾病、躯体疾病者,或伴随药物过敏、物资依赖和有抑郁症发作史者;②在医治前使用过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剂等。

3.方法:

(1)对比组:采取科室传统医治方法,单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国药准字:J)医治,规格10毫克/片,起始剂量为逐日5mg,延续1周后增加至逐日10mg。根据患者的个体反应,剂量还可以继续增加,至最大剂量逐日20mg,医治周期为3个月。

(2)医治组:在对比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弹性评价,评价患者的心理抑郁程度,选择对症心理治疗。首先对入组患者进行心理弹性评价,评价量表选用心理弹性量表(CD-RJSC),该量表共有25个条目,每一个条目设置5级评分,分别包括“从来不”、“很少”、“有时”、“常常”和“一直如此”,分别对应0~4分。量表信度为0.89,分值为0~分,得分越高者,说明患者心理弹性越好。

抑郁状态评价采取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评价,包括10个测试条目,每一个条目分4级,对应分值为0~3分,总分值为3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抑郁程度越重。EPDS分数超过9分,则为抑郁,EPDS分数不足9分,则为无抑郁。进行综合心理疗法,

首先,通过心理弹性量表(CD-RJSC)的25个条目,对患者进行信息收集,找出困扰患者的不良情绪和行动表现,同时寻觅引发因素,并对负性情绪进行初步分析,发现不合理的思惟方式,及不良情绪的引发因素。

第二,对患者抑郁状态进行评分,结合心理弹性评分特点,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综合医治,帮助患者认识到不良的负性情绪是由于初期的生活经历所造成的。并且应当纠正其不合理的观念,努力应用多种方法使患者认清观念的不合理性,进而进行修正或放弃,终究提高患者的心理弹性。

第三,对患者进行再教育,通过与患者谈心,对不合理情绪和行动进行分析,改变传统生活方式和思惟方式,更好的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4.统计学方法:

数据结果采取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心理弹性与爱丁堡产后抑郁情况采取Log-linear线性回归方程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患者心理弹性(CD-RJSC)与爱丁堡产后抑郁(EPDS)相关性评价结果详见表1,患者CD-RJSC评分为45.14±17.69分,EPDS评分为26.16±3.38分,两者采取Log-linear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后,回归方程为Y=-1.+0.65X,(r=-0.,P=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Log-linear线性回归方程分析详见表2,两者回归方程为Y=-1.+0.65X,(r=-0.,P=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医治后的效果评价见表2,根据患者的心理弹性进行有针对性的产后抑郁心理综合医治,配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医治后,两组比较2个月后(t=-2.,P=0.),3个月后(t=-5.,P=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医治1、2、3个月后的心理弹性(CD-RJSC)评分比较详见表3,其中在医治前和医治1个月后,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医治2个月后(t=4.,P=0.),医治3个月后(t=6.,P=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妇女产后抑郁与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均有关,患者的人格特点是产后抑郁的基础,患者伴随一定的心理退化,是患者出现产后抑郁的心理学基础,同时产后出现的负性生活事件增加是产后抑郁症产生的促发因素。

产妇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生产后承当着抚养新生儿的重担,产后抑郁主要是指既往无精神障碍史的条件下,在产后6周内首次病发,患者主要以抑郁、懊丧、悲伤、易激惹和烦躁等临床表现,患者严重时,常出现幻觉、自杀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最新研究表明,产后抑郁与患者体内雌激素和孕酮水平变化有关,因此产妇的心情稳定与性激素具有相关性,当患者症状较轻,没有得到良好的负性情绪疏导,便可发展为严重的产后抑郁,严重影响着产妇的身心健康,所以对产后抑郁的妇女进行及时的医治和心理干预至关重要。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属于5-羟色胺(5-HT)抗抑郁药,其有效成分能够结合于突触前膜5-HT转运蛋白异构位点,进而增进有效成分与突触前膜5-HT转运蛋白基本位点的结合,高效抑制突触间隙5-HT的回吸收,增加5-HT的浓度,从而更加高效的发挥抗抑郁作用,能从病发机制上发挥抗抑郁的作用。

产后抑郁患者多伴随心理退化的人格特点,对一些日常生活事件不能够正确认识,所以一味的进行药物医治,不能从患者内心上进行情绪疏导,尚不能发挥最大的医治效果。心理弹性量表(CD-RISC)是患者根据心理弹性水平进行自我评定,医生通过患者的自我评定,与爱丁堡产后抑郁(EPDS)的相关性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

在本组研究视察中,在以下5个条目中,患者的自我评分非常低,分别是“我努力工作以到达目标”(0.54±0.12)分、“我能处理不快乐的情绪”(0.54±0.12)分、“不管产生甚么我都能应付”(0.89±0.41)分、“经历艰苦或疾病后,我常常会很快恢复”(0.72±0.21)分,“我不能不依照预见行事”(1.01±0.54)分,说明患者在生产之前具有一定的心理压抑情绪,不能够乐观面对生活,患者的自我调控方式较弱,不能够在短时间内走出生活压抑状态,这类负性情绪的长时间积累下,在产后加上照顾新生儿的重任,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抑郁情绪。

从表1可以看出,患者心理弹性(CD-RJSC)与爱丁堡产后抑郁(EPDS)相关性评价比较,两者采取Log-linear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后,从表2可以看出回归方程为为Y=-1.+0.65X,(r=-0.,P=0.),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经过评价后,两者具有线性相关性,说明患者的心理弹性变化与患者的抑郁情绪具有相关性,通过对患者进行综合心理治疗,有针对性的对患者的负性情绪状态给予辨认,同时发现负性情绪的程度,进行心理治疗,在深层次上改变患者负性认知产生缘由,终究改变患者对本身疾病的正确认知,改正不良的行动偏见,消除负性情绪。

从表3可以看出,根据患者的心理弹性进行有针对性的产后抑郁心理,两组在医治2个月后(t=-2.,P=0.),3个月后(t=-5.,P=0.),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说明采取综合心理治疗配合运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终究改良了患者的行动应对能力,从而提高医治效果。从表4研究数据可以看出,在医治2个月后和3个月后,两组患者心理弹性评价具有统计学差异,说明经过医治后,医治组患者心理弹性具有显著提高,医治效果较好。

同时与表2数据视察分析,可以看出医治组经过医治后,心理弹性评分增加的同时,患者的抑郁评分明显下降,说明医治组对心理弹性的干预致使能够减轻患者的产后抑郁情绪。在对患者进行资料收集及评分时,患者否认参加了其他途径的心理治疗和额外的社会支持等,均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而影响视察效果。

综上所述,心理弹性与产后抑郁具有线性相干,通过对患者心理弹性差产生的本源进行深入剖析,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心理干预配合运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具有良好的医治效果,本研究仅对产后抑郁患者进行视察分析,没有对正常产妇进行心理弹性比较丈量,具有一定的研究局限性,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来源:潘鑫.JMedRes,May,Vol.43No.5

健康中国,万全之策









































北京治白癜风专科医院
杭州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vdihb.com/jbzd/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