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茶人小谈
打雷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但是它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一般在春夏打雷会比较多,而秋冬季节打雷的现象是比较少见的。古人喜欢根据打雷的情况,来预测接下来的一个年景,比如就有谚语“雷打九月头,坟堆遍地留”,这个是什么意思呢?今日是九月初一,有啥预兆?
天气出现打雷,通常是发生在雷暴天气中,打雷是由于云层内部的静电荷分离形成的电场积累到一定程度,发生了放电现象,形成了闪电和气流振动,最终产生了雷声。秋天出现打雷,这是由于空气寒冷干燥,再加之太阳辐射较弱,空气中不易形成对流,因而很少有雷电。如果是温度偏高,则会容易产生雷雨云,产生了雷电。
九月,是天气比较寒冷的时候,接下来就会到霜降节气,如果此时温度还这么高的话,那么对于作物的收成也是一种挑战。接下来我们不妨一起看看,关于九月打雷的一个俗语。
雷打九月头,坟堆遍地留
这个很好理解,九月头,就是在九月的前几天,当天空中出现打雷的情况,那么容易导致坟堆遍地留,就是失去的人会比较多,那么造成这种结果,就是因为天气比较的极端,该冷的时候不冷,此时的温度还非常高,不利于作物的生长。
作物生长不利,那么年景就不好,年景差,人们吃饭就成了问题,在以前全家人就指望地里的庄稼,这个时候没有的吃,那么到最后,可能出现尸横遍野的情况,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大饥荒,这个也是人们不愿意看到的。
关于九月打雷的俗语还有很多,比如说“九月雷公发,大旱一百八”、“九月雷动十月露,来年丰收保不住”、“九月打雷江空,十月打雷仓空”、“雷打九月头,来年麦不收”。从这些俗语当中,我们就能看到,当九月出现打雷的情况,那么很容易造成极端天气的出现,主要包含几方面的信息。
第一,九月雷容易出现大旱,因为天气温度比较高,整个的秋冬季,也都是以暖冬为主,那么对于喜冷的作物,比如油菜之类的来讲,都是产生很多的影响,甚至还会造成减产的情况。
第二、九月打雷雨水少,当九月出现打雷的时候,此时正值深秋,雨水比较的少,播种下去的作物,就得到好的生长,就连江河都比较空,也就是容易干涸,那么雨水是极其的少的,当需要雨水的时候,没有雨水,则就代表着收成不好。
第三、当出现打雷,则意味着年景会是干旱少雨,小麦秋播出芽不好。这样小麦生长不好,影响来年麦收。“另外还容易出现倒春寒的一个现象,在以前,这个无疑是非常的大一个灾年。
今日是九月初一,天气没有出现雷雨天气,而且温度也比较的低,则就说明,今年的年景还可以,至少天气气候没有太大的改变,该冷的时候冷,该热的时候热,这对于接下来的收成来讲,也都是极其有利的。
—Theend—
原创/茶人小谈
从传统文化中,学习新的知识,欢迎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