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及时、合理的诊断和治疗,精神疾病的症状通常能够得到比较满意的控制。
2.尽快承认这个现实,适应“病人家属”这个名称。由于家中的病人确诊为精神疾病,有些家属往往怕丢面子,怕影响病人前途不予承认这一客观现实,其实这样只能延误病人诊治,加重家属思想负担。
3.正确对待,克服自卑。当家庭成员能承认事实后,面对亲人的精神疾病,需要给病人以情感上的支持和帮助。其中最主要的是设法消除病人的自卑心理,尤其是在病人急性精神症状控制以后,要多关心病人,多给予鼓励,让病人能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
4.争取帮助,掌握一定的精神卫生知识和家庭护理技能。家属可以通过精神卫生机构了解这些知识和技巧,也可以通过家属互助组织来交流知识和技巧,同时也可获得互相的支持,使自己能更有信心去帮助家中患病的亲人。
面对精神心理疾病的患者,家庭护理很重要。家庭护理在病人的康复、回归社会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家庭护理包括督促病人服药、复诊等确保病情保持稳定的工作内容,良好的家庭护理能够增加病人最终获得康复的几率。
家庭护理过程中,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