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以往调查数据显示,从年至今,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共批准用于精神科相关新药总共仅有6种,其中3种用于抑郁症治疗,而专门用于抗精神疾病治疗的药物总共仅有6种。
相对于其他领域的疾病,精神科新药的确是少了一个量级,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目前现有的医学手段对精神疾病的病理生物学机制所了解的,远不如其他的非精神疾病多。由于精神疾病的病因不明,因此抗精神疾病的药物的研发经常是经过临床中的偶然发现,然后经过药理设计及相似复制,最后再经过药理优化的过程。同时由于药物研发成本高企、研发成功率低、FDA审批时间长、获FDA优先获得审批的比例低。以上这些因素都导致抗精神病药物研发困难重重。
那么,在过去的一年,抗精神病药物和治疗方法有哪些新的发现或突破?请看医院司天梅教授在CSP09闭幕式上做的大会报告《精神疾病治疗的困境和前景》。
发言人介绍
相关阅读:
刘忠纯:医院精神科学科建设——历史、现状和挑战宋为义:CSP与CPA的合作,机遇与挑战赵敏:精神科医学发展现状及挑战宁玉萍:医院如何面对医院带来的挑战?主委论坛:精神医学的未来--当青年医生遇上学术大咖儿童精神医学:“健康中国”重要力量司天梅:精神分裂激越患者的诊疗思路及药物干预司天梅:抑郁临床诊疗决策的几个难点司天梅:抗抑郁药药理学特征及临床意义司天梅:强迫障碍的临床特征及诊断变迁CSP07专题发言司天梅: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期和干预策略PierreBlier:精神药理学的突破:既有药物的革新和新药的创制
大会简介
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第十七次全国精神医学大会(CSP09)暨第六届亚洲精神分裂症研究学术会议、第十三次全国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大会于09年8月9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江苏省医学会、江苏省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医院承办,主题是:了解早期疾病改善长期预后,早诊断早治疗维护心理健康。期待您在下面留言,分享你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