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出现在19世纪后半叶。
为了理解心理咨询是什么,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是什么,我们就必须了解这种助人形式的历史根源和发展历程。
任何社会任何时代的人总会经历情绪或心理上的低落及行为上的问题。在任何一种文化里都存在建立在本土文化上的帮助方式,以应对它的成员出现的精神问题。在前工业时代,有心理问题的个体要么接受牧师的帮助,要么求助生活共同体其他成员的帮助。例如印第安人中的易落魁部落,当部落成员生病又找不出别的原因时,就会让占卜师安排一场“欢宴之梦”帮他解决问题。基督教也有帮助其教徒解决心灵受困惑的仪式,这种仪式主要由牧师担当。
在进入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与社会的世俗化,针对“精神疾病”问题,社会上出现了相应的新的帮助方式和职业。18世纪初期以来,在英国、法国患精神病的人越来越多,为了对这些人加以控制,医院开始出现,它的出现标志着欧洲社会第一次建立起由政府运作的收容和控制精神病患者的机构,管理精神病的医生们逐渐开始从精神因素方面留意这些人发病的机理,例如法国人拉·美利特的《人是机器》,他认为精神疾病与脑和神经的活动有直接关系;英国人威廉·帕吉特的《有关躁狂症的观察》,否定疯癫是由魔鬼引起的,疯癫发作是一种精神病理现象。
在19世纪中叶,催眠术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心理治疗形式。法国精神病医生沙可将催眠用于治疗“癫痫”(歇斯底里症),在治疗中强调医生与病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催眠可以进入到正常清醒的意识状态无法触及的心理领域,这两点成为现代心理咨询方法的核心。
20世纪以降,弗洛依德综合了许多中心理学、医学、哲学思想流派,进而提出了第一种成熟的精神治疗方法,即对精神分析在20世纪初咋一出现,曾受到西方思想界的普遍抵制,认为它是异端邪说,作为一种精神治疗方法一直处于边缘性活动,但到了年代由于弗洛依德、荣格和阿德勒等人的不懈努力,美国医学、心理学界的青睐,才成为显学被世界各国追捧。
卡尔·罗杰斯等人在心理学领域开创出一片新天地——人本主义心理学,并依此发明“以来访者为中心”的理论,它代表了一种更流行、更容易操作的咨询方法,使心理咨询成为得以广泛的普及。
美国人A·贝克于在吸取行为科学的理论和精神分析治疗技术的基础上,于年提出的认知行为疗法,主张矫正行为应与矫正认知同时进行,更加丰富了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方法,使心理咨询这种帮助形式日益完善和系统化。由此世界各国的心理咨询学者和临床工作者形成普遍的共识:精神分析、以来访者为中心、认知行为三大理论代表了目前人类社会心理咨询发展的方向,也是能够给个人提供良好地精神帮助的方式。
心理咨询之所以能够在美国得以快速发展并成为引领心理咨询发展的先锋,主要应归功于20世纪初以来的移民和美国科学界对科学采取的宽容政策,以及美国社会的高度流动性和消费主义。日益高涨的消费主义导致“流行性物欲症”,人们将美好生活等同于“物质生活”,物欲症遂成为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社会病,而心理咨询正可以帮助人们解决这种心理疾病。
心理咨询在发展中还有其他分支,如教育部门的职业指导和社会工作部门的咨询服务等,它们都是从心理咨询的三大流派中分离出来或以三大流派的理论和方法作为咨询基础的。心理咨询在学校主要为学生提供职业指导、环境适应、人际交往和青春期发展方面的辅导;在社会工作者部门,向人们提供危机事件心理疏导、婚姻问题咨询、孤寡老人帮助等服务;医院里的护理服务和企业中的员工压力管理等,帮助各类人群解决他们精神上出现的各种问题。
从事心理咨询的职业工作者必须认识到,心理咨询在关于完善个体人格和促进他的身心健康过程中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我们必须把来访者作为一个独立、自治的个体对待;同时,在咨询过程里还要与来访者一起建立有助于解决他问题的社会支持系统。心理咨询最关键的任务在于帮助个体改变他的心理状况和行为模式,但这种帮助的前提是尊重来访者,学会倾听,能够设身处地的从来访者的立场考虑,调动来访者自己的自我能量。
心理咨询说到底是一种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的活动,因而我们在帮助来访者的过程中一定要知晓他的文化背景、社会阶层、宗教信仰和家庭特征,这是我们赢得来访者及咨询成功的重要条件。
不要高估自己作为心理咨询师的作用,因为从社会意义来说我们也是一个人,没有比来访者更为特殊的地方。如果说有不同的话,那就是我们在觉察力方面比来访者早知觉了一步。(07.4.2)
赞赏
人赞赏